二季度,高回彈聚醚市場整體偏弱運行,一方面隨原料環(huán)丙震蕩走低,高回彈成本面利空,市場隨行走低;另一方面,全國范圍內受社會因素影響均存在,下游需求不濟,供方庫存累積,供大于需價格不斷下行。以華北市場為例,二季度高回彈聚醚市場在11000-13000元/噸之間震蕩,均價為11994元/噸,同比下降31.2%,其中最高價為12900元/噸,在4月7日;最低價為11000元/噸,在6月21日。
下游剛需托市 市場成交溫吞
高回彈的主力下游位汽車行業(yè),根據汽車工業(yè)協會的數據,1-5月汽車產量完成961.8萬輛,同比下降9.6%;單從二季度看,4-5月份汽車產量為313.1萬輛(6月數據暫未公布),同比下降26.74%。從另一下游海綿行業(yè)看,二季度通常是海綿生產的傳統淡季,疊加社會因素影響,海綿廠家開工率普遍較低。兩大主力下游減少采購聚醚量,多消化原料庫存,再者積極去成品庫存,對原料消耗速度變慢,二季度市場多數時段成交稀疏,在少量反彈節(jié)點下游集中備貨,但備貨量及持續(xù)性均不足。
價格倒掛 高回彈價格差加大
南北方市場價格倒掛現象從2021年年初已經陸續(xù)顯現,隨著南方工廠高回彈產品投入市場,因擁有原料環(huán)丙裝置,價格更有競爭力,南北方市場多次出現倒掛的現象。二季度,隨下游需求托市不足,供方庫存壓力緩增:工廠降負合理控制庫存,擁有原料環(huán)丙的工廠在成本上更具優(yōu)勢,價格更低,其他工廠在銷售量及成本之間考量;貿易商多考慮銷售量及結算價,以積極出貨為主,價格不斷商談走低,場內高低端價格差逐漸加大。華北市場價格差最小為350元/噸,最大價格差為1250元/噸,遠遠超過平均價格差699元/噸;華東市場最小價格差為400元/噸,最大價格差為1200元/噸,高低端維持寬幅價格差,已逐漸成為市場常態(tài)。
展望三季度,預計高回彈聚醚市場仍將維持區(qū)間上下震蕩趨勢。原料環(huán)丙端,新增產能計劃陸續(xù)釋放,對市場形成利空,環(huán)丙對于聚醚市場變化的話語權或繼續(xù)減輕。供應端,供方多以銷定產合理控制庫存;需求端,下游或多剛需備貨。高回彈聚醚已跌至相對低位,價格波動幅度逐漸縮小,下游剛需集中釋放量或難以維持大批量已經長周期,一到兩天的行情或逐漸成為常態(tài)。